2025年8月15日,浙江国际赛车场见证历史时刻:全新小鹏P7在24小时极限测试中连续行驶3961公里,平均时速165公里,一举打破量产纯电动车单日续航纪录。这场测试不仅验证了小鹏汽车“超长续航+超充体系”的战略成果,更以硬核数据宣告:电动汽车已具备颠覆燃油车长途出行场景的实力。
测试全景:科学设计还原真实用车场景
本次测试采用“人歇车不歇”模式,6名专业车手轮换驾驶,路线涵盖城市道路、高速环路及封闭赛道。车辆全程开启空调(22℃)、车载系统及自适应巡航,最大程度模拟日常用车负荷。关键数据揭示技术突破:
电池表现:搭载95kWh麒麟电池,CLTC续航750km,实测高速续航达成率高达91.2%。
补能策略:利用小鹏S4超充桩,充电10分钟补能450km,全程仅需3次快充,总充电时间不足1小时。
能耗控制:平均电耗15.2kWh/100km,低风阻设计(Cd值0.218)与高效电驱系统协同作用显著。
技术深解:800V平台与热管理系统的协同革命
小鹏P7基于800V高压SiC平台打造,配合全新一代X-Power电驱系统,电机效率达97.5%。更关键的是其“双循环”热管理系统:
低温预热:冬季行车前,电池包可自主加热至最佳工作温度,避免低温导致的续航衰减。
高速散热:连续高速工况下,电机温度始终控制在65℃以下,确保性能稳定输出。
行业对标:小鹏P7如何重新定义“续航焦虑”
对比竞品数据,小鹏P7的优势更加凸显:
特斯拉Model S Plaid:CLTC续航672km,24小时实测约3500km,快充时间需1.5小时。
蔚来ET7:搭载150kWh固态电池,理论续航超1000km,但尚未完成同类实测。
用户价值:从“里程焦虑”到“补能自由”的跨越
对消费者而言,3961公里意味着:
跨省出行:北京至上海单程1200km,中途仅需充电一次,总耗时约14小时(含充电)。
周末远游:周五晚出发,周日晚返回,覆盖2000km半径内的所有5A景区,实现“说走就走”的自由。
结语:当小鹏P7用24小时画出3961公里的轨迹,它不仅证明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实力,更预示着一个“续航与效率并存”的新时代。这场测试,或许正是电动汽车颠覆燃油车霸主地位的里程碑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