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老北京的胡同里,总飘着股独特的豆香——那是驴打滚的香气。这道源自满族的传统小吃,因成品卷起时如驴打滚扬起的黄土得名,外层金黄的豆面裹着雪白的糯米,咬一口软糯香甜,是几代人记忆中的“甜蜜符号”。
材料准备(2-3人份)
糯米面团:糯米粉200g、清水160ml、植物油10ml(防粘)
灵魂夹层:红豆沙150g(推荐水洗豆沙,口感更细腻)
黄金外衣:熟黄豆面80g(生黄豆面需小火炒至深黄色,过筛去渣)
制作步骤
和面蒸制:糯米粉加清水搅成絮状,揉成光滑面团(手感似耳垂般柔软)。盘底刷油防粘,面团压扁后中火蒸20分钟,取出晾至温热。
擀面成皮:案板撒熟黄豆面,将糯米团擀成0.5cm厚的长方形薄片(太厚影响口感,太薄易破)。
抹馅成型:豆沙加少许温水调至可流动状,均匀涂抹在面皮上,留1cm边缘不涂。从长边卷起,边卷边压紧实,收口朝下。
切块装盘:刀蘸清水防粘,切成3cm宽的小段,表面再筛一层黄豆面,仿佛裹上“黄土外套”。
关键细节
豆面秘诀:生黄豆面需小火慢炒8-10分钟,颜色由浅黄变深棕时立即离火,余温会继续加深颜色,避免炒糊。
防粘技巧:蒸面团时盘底刷油比铺保鲜膜更易脱模,擀面时多撒黄豆面比用糯米粉更香。
口感升级:冷藏半小时后食用,糯米会略变硬,切前用微波炉中火加热10秒恢复软糯。
小贴士:
豆沙可替换为紫薯泥、南瓜泥,制作彩色驴打滚。
剩余黄豆面密封保存,可做豆乳奶茶或撒在酸奶上。
当第一口驴打滚在齿间化开,黄豆面的粗粝与糯米的绵软交织,仿佛穿越回青砖灰瓦的老胡同。这道不需要复杂工具的小吃,藏着北京人“讲究不将就”的生活哲学——最简单的食材,也能做出最治愈的味道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