暑期出行高峰期间,高铁一次性座椅套突然成为社交平台热议话题。某电商平台数据显示,相关产品销量已突破20万件,部分店铺月销售额超6万件,甚至有商家透露近期8000余名消费者将产品加入购物车。这股热潮背后,是旅客对高铁座椅卫生状况的普遍担忧。
社交平台上,网友拍摄的“乘客脱鞋踩座椅”“抠脚后触摸扶手”等不文明行为视频引发广泛共鸣。有乘客直言:“看到座椅缝隙里的污渍,再想到夏季皮肤直接接触,实在难以安心。”这种焦虑促使一次性座椅套从“小众需求”变为“出行标配”,产品也从基础款升级为带卡通图案的儿童专用款、覆盖扶手的加长款。
针对这一现象,12306客服回应称,高铁座椅套清洗周期通常为120至180天,但每日终到站会进行全面消毒,污损座椅会立即更换。对于旅客自备一次性座套的行为,铁路部门持开放态度,但明确表示暂无官方售卖计划,不过会考虑乘客建议。
这场热议折射出公众对公共卫生细节的更高要求。专家建议,铁路部门可借鉴航空业经验,通过缩短座椅套更换周期、公示消毒记录等方式增强信任感。而旅客也需注意,使用后的一次性座套应自行带走或交予保洁人员,避免造成二次污染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